解讀溫縣“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 ”

传人动态  / 历史  / 倒序浏览   © 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楼主# 2014-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解讀溫縣被命名爲:“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 ”
作者:康戈武 文章來源:《中華武術》

   2007年6月1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2版《太極拳發源地定爲河南溫縣》載:“今年3月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國內武術、考古、民俗等方面的知名專家,組成中國民間文化之鄉評審考察驗收組,專程對溫縣申報的中國太極拳發源地進行了爲期兩天的實地考察,最後壹致認定:溫縣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2007年8月22日,人民日報第12版《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舉行》中報道:“今天(21日)上午,在溫縣陳家溝,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馮建中等爲‘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揭牌,焦作市溫縣被中國武術協會命名爲‘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

  太極拳發源于溫縣,是壹批批學者和武術研究、教學機構經過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反複認定的結果。在這壹考察和研究過程中,雖存有早于太極拳源自溫縣的傳說,但至今未發現經得住考證的翔實論據。本文依據目前收集得的早期太極拳文獻、憑借學者們已有的考據和研究成果,嘗試著對溫縣被命名爲“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進行解讀。全文包括現傳各式太極拳均源自溫縣、附會張三峰(豐)和托名王宗嶽皆無史據兩部分。


  壹、現傳各式太極拳均源自溫縣
  (壹)現傳各式太極拳的名目   

  各式太極拳中的“式”,在有的文章中稱爲“家”,有的文章中稱爲“流派”。   

  民國時期曾任南京中央國術館副館長、教育部及軍訓部國術編審委員會主任的陳泮嶺(1891~1967年)在其著刊的《太極拳教材》中稱此爲“家”。該書《總論》寫道:“太極拳爲國術之種。”“現在之太極拳,皆出于楊家、吳家、武家、郝家。郝家出于武家,吳家出于楊家;而楊家與武家,又出自陳家”(1963年台北真善美出版社出版)。  
  
  1964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唐豪、顧留馨著《太極拳研究·太極拳起源和發展簡史》,稱此爲“式”。作者指出:在“陳王廷創造成的七套拳套”基礎上,出現了楊式、吳式、武式、孫式“新創的太極拳”。1988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極拳全書》(修訂本)亦稱此爲“式”。其中包括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隨後,中國武術協會相繼將此五式太極拳定爲全國太極拳錦標賽的競賽內容,並制定了各式太極拳的競賽套路。   

  1935年馬立伯在爲山西省國術促進會刊行的《李氏太極拳譜》作的序言中,稱此爲“派”。提出了太極拳流派有“陳派也,楊派也,李(亦畲)郝(爲真)派也,吳(鑒泉)王(茂齋)派也”。1989年吳文翰先生《近百年太極拳的發展和流派的形成》將此稱爲“流派”。其中說:“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宣傳和推動下,太極拳得到了空前的普及,楊、武、李(瑞東)、陳、吳、孫、和七大流派也都有了相應的發展。”(原載《武當》,1989年第2期)。  

  在目前流行的武術用語中,上述“式”“家”“流派”,仍有延用,但多稱之爲“式”。准此,上述文獻中述及的現傳太極拳共有八式,其名目包括: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郝式太極拳(馬立伯稱“李郝派”)、吳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李式太極拳。  
(二)現傳各式太極拳沿革   


  關于現傳各式太極拳沿革的文獻頗多,謹取各式太極拳傳人的文據爲憑,簡明述要于下。   

  (1)孫式太極拳,創自河北完縣人孫祿堂(1861~1932年)。孫祿堂初學太極拳于郝爲真(1849~1920年),後自創壹式,以姓氏名,人稱“孫式太極拳”。孫祿堂于1919年著《太極拳學·自序》說:“余受教于爲真先生。”祿堂之女孫劍雲著有《孫式太極拳》(人民體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   

  (2)郝式太極拳,傳自河北永年人郝爲真(1849~1920年)。郝爲真的太極拳學于李亦畲(1833~1892年)。郝爲真的壹些傳人和太極拳傳習人,以姓氏名其所傳,稱爲“郝式太極拳”。目前,因爲郝爲真之師李亦畲學于武禹襄,多稱此系技法爲“武式太極拳”。郝爲真之孫少如著《武式太極拳·前言》說:“先祖父名和,字爲真。先父名文桂,字月如(1877~1935年)。先祖父的太極拳是從鄰居李亦畲先生處學來的。李先生是他的舅父武禹襄先生所傳授的。”(人民體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   

   (3)武式太極拳,創自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其弟子李亦畲于1881年修訂的《太極拳小序》中述武禹襄研習太極拳的經曆說:我郡楊某(露禅,1799~1872年)從“河南陳家溝陳姓”學太極拳,“旋裏後,市諸同好。母舅武禹襄見而好之,常與比較,伊不肯輕以授人,僅得其大概。素聞豫省懷慶府趙堡鎮,有陳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過而訪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文中說明了武禹襄太極拳技的兩個來源,壹是從本城的楊露禅處“得其大概”;二是經訪趙堡鎮陳清平“精妙始得”。武禹襄經此二“得”後,自創壹式,以姓氏名,人稱“武式太極拳”。  

   (4)和式太極拳,創自河南溫縣人和兆元(181(蔔1890年)。和兆元的曾孫和有祿著《和式太極拳譜·和式太極拳概述》說:“和式太極拳始自和兆元。兆元公(1810~189()年)是河南省溫縣趙堡鎮人,師承本鎮太極拳名師陳清平,是陳清平的大弟子。”(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5)吳式太極拳,創自滿族人全佑(1834~1902年)。全佑再傳弟子徐致壹(1892~1968年)于1931年著《太極拳淺說》載述:“(太極拳)傳至京師者,以陳氏高足楊露蟬(禅)爲第壹人。得其真傳者,除楊氏諸子外,有萬春、淩山、全佑等數人。全佑之子吳師鑒泉(1870~1942年),即著者所問業者也。”全佑創傳的拳架,經其子吳鑒泉(從漢姓吳)修潤定型,以姓氏名,人稱“吳式太極拳”。徐致壹于1958年著《吳式太極拳》(人民體育出版社)。   

   (6)李式太極拳,創自河北武清(今屬天津)人李瑞東(1851~1917年)。李初習多種拳技,光緒初年始從好友王蘭亭學太極拳,王蘭亭之技師承于楊露禅。隨後,李瑞東以楊氏拳中的搬攔捶、肘底捶、撇身捶、指裆捶、栽捶等五捶爲要,兼取太極拳基本動作,揉入八卦掌等技法,創編成“太極五星椎”等拳架,自成壹系,人稱“李式太極拳”。
   
  (7)楊式太極拳,創自河北永年人楊露禅(1799~1872年)。據同鄉李亦畲于1881年修訂的《太極拳小序》述:我郡楊某從“河南陳家溝陳姓”學太極拳,“專心致志,十有余年,備極精巧”。楊露禅創傳的拳架,經其孫楊澄甫(1883~1936年)修潤定型,以姓氏名,人稱“楊式太極拳”。澄甫之子楊振铎著《楊氏太極拳、劍、刀·楊氏太極拳簡介》說:“楊氏太極拳是太極拳中的壹個流派。它由第壹代宗師楊露蟬(禅)及其子楊班侯、楊健侯,其孫楊少侯、楊澄甫祖孫三代人懷著爲人民造福的理想,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苦心鑽研,從陳氏太極拳老架發展而來。”(1992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而今年逾八旬的楊振铎先生在談到太極拳源流時說:我父親只告訴我們,楊露禅師承于陳長興;其它的說法,我們不清楚。  

  (8)陳式太極拳,創自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九世祖陳王廷(160()~1680年)。其技代有傳人,後世傳習人和有關文獻中提及較多的有陳長興(1771~1853年)、陳清平(1795~1868年)、陳鑫(1849~1929年)等。陳鑫著《陳氏太極拳圖說》,于1933年由開封開明書局出版。   

  綜觀上述八式(家、流派)太極拳的傳承沿革,吳式、李式源自楊式,楊式溯源至陳家溝陳長興;郝式、孫式源自武式,武式溯源至趙堡鎮陳清平和前已溯源于陳家溝的楊式。陳家溝和趙堡鎮相鄰,同屬河南溫縣轄地。顯然,現傳各式太極拳皆溯源至河南省溫縣。這是筆者《解讀“溫縣被命名爲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的直接依據。  
(二)關于所謂太極拳南派、北派、散派和本山派的說法
   
  關于所謂太極拳南派、北派的說法,這是將太極拳混同于明代的內家拳,才衍生出的說法。筆者將在下文闡述太極拳不同于明代的內家拳時,說明太極拳無南派、北派之分。所謂太極拳散派和本山派的說法,是最近才有人提出來的。筆者曾在《腳踏實地面向發展》(2007《中華武術》第7、8期連載)中就此作了發言。出此說者認爲:“太極拳不能僅從太極兩個字認識,要從太極的哲理含義認識。除了太極兩個字之外,還有表達太極含義的不同的字,陰陽就是太極。”並依這壹“標准”,認爲“魚門拳、兩儀拳都講陰陽,也都屬于太極拳。1980年前後,由時居杭州的金子弢演練的太乙五行拳是本山派太極拳。”(見2007年《中華武術》第8期)。   

  筆者以爲,太極拳是個“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而不是壹個概念。中國武術的任壹拳種都是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長起來的,都以陰陽學說指導技法,我們不能因各具特色的上百個拳種都講究“陰陽”而把它們都說成是太極拳。因此,把“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太極拳之外的壹些有陰陽含義的拳種或拳架說成是太極拳的“散派”,是不能成立的。其次,1980年前後,我看過金子弢先生演練“太乙五行拳”,看不出金先生練的“太乙五行拳”與傳統太極拳有絲毫壹脈相承的痕迹,只看到與傳統太極拳完全不同的風格特色。而且,至今沒有發現可以把“太乙五行拳”列入“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太極拳體系中的依據。因此,把“太乙五行拳”說成是本山派太極拳,作爲支撐張三豐創太極拳說或傳太極拳說的依據,是不能成立的。

     總之,太極拳無南派、北派、散派、本山派之分。太極拳是個“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這是筆者《解讀“溫縣被命名爲: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的佐證之壹。   

  目前,我們看到的早期太極拳拳譜和文論,除了見于河南溫縣的外,當數河北永年人李亦畲(1833~1892年)集其師武禹襄(1812~1880年)傳留的譜文、益以已作修訂的“老三本”爲最早。此譜以及李亦畲在撰寫和修訂過程中的遺稿和武禹襄兄弟三人的遺文,既是研究太極拳理論的經典,也是探索太極拳源流的重要資料。   

  1935年1月,李亦畲族孫李福蔭爲《李氏太極拳譜》作的序中記述了李亦畲編撰《太極拳譜》的概略。其序中說:“近年來,習此術者甚衆,于是問吾家討秘本者有之,問福蔭請教益者有之。……細檢家藏各本,文字問亦不相同,章節或此前而彼後,或此多而彼少。緣先伯祖精求斯技,曆四十年,輯本非只壹冊,著述屢有刪改。外間抄本因時間之不同,自難壹致耳。先伯祖最後親筆工楷手抄共三本:壹交先祖啓軒公,現已殘缺;壹本交門人郝和,現存伊子文桂手;先伯祖自留壹本,現存十壹叔父遜之公手,此皆完璧也。至于先伯祖屢次自編原稿,則爲十叔父石泉公、十壹叔父遜之公所珍藏。”   
通過認真研讀李亦畲編撰的《太極拳譜》及其在撰編過程中的遺稿和武禹襄兄弟三人的遺文,我們發現了附會張三峰(豐)和托名王宗嶽的原由。

  (壹)附會張三峰(豐)爲太極拳創始人,起于將太極拳混同于明代的內家拳   


  把太極拳與張三峰(豐)連在壹起,最早的出處見于李亦畲的兩則遺文。[筆者注:宋之張三峰,也被寫爲宋之張三豐。詳見唐豪、徐哲東著。故以“峰”(豐)注明1。   

  其壹,李亦畲曾撰《探太極拳之源》壹則,全文于下:   

  “探太極拳之源予閱聊齋十四卷,李超武技傳,淺識此技始末。王渙詳雲:拳勇之技,少林爲外家,武當張三峰爲內家。三峰之後又有關中人王宗嶽,宗傳溫州陳州同。州同明嘉靖間人,故今兩家之傳,盛于浙東。順治中,王來鹹字征南其最著,鄞人也。征南之徒又有僧耳、僧尾者,皆僧也。”(轉引姚繼祖著《武氏太極拳全書·第八編古典拳論》,姚繼祖師承于李亦畲之子李遜之)。   

  其二,李亦畲編《太極拳譜》初稿:   

  李亦畲是馬印書的姨丈。馬印書從李亦畲處抄得其寫于1867年之《太極拳譜》初稿。此譜小序的首句爲“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轉引自顧留馨著《太極拳術》)。   

  從李亦畲這兩則遺文,可以看出:李亦畲《探太極拳之源》,是讀聊齋李超武技傳後,依王阮亭(號漁洋山人)在該傳後的附文爲據,改寫成的。其中,把王漁洋原文中的“關中人王宗”,寫成了“關中人王宗嶽”。這壹字之差,造成了署名爲《太極拳論》作者的“王宗嶽”,成了與王來鹹(字征南)等同習明代流傳的“內家拳”的同門了。于是,太極拳被混同于明代的內家拳了。清·康熙八年黃宗羲撰《王征南墓志銘》說:明代的內家拳“起于宋之張三峰(豐)”。于是,李亦畲編《太極拳譜》初稿小序中,宋之張三峰(豐)被附會成了太極拳創始人。
  
  筆者在《腳踏實地面向發展》(連載于《中華武術》2007年第7、8期)壹文中,曾以“在清初還有流傳的內家拳,與太極拳不是壹回事”爲標題,論述了明代的內家拳內容和技法特點與太極拳內容和技法特點不同。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值得注意的是,李亦畲在上述兩則遺稿之後,親手修訂了這本《太極拳譜》初稿,並抄寫爲三本。在李亦畲爲這三本譜寫的題記中,文首寫道:“此卷予手訂三本,啓軒第(弟)壹本,給友人郝和壹本,此本系予自藏。”落款爲:“亦畲手訂”(轉引自沈壽點校考譯《太極拳譜》)。   


  在13年後的1880年和1881年時,李亦畲相繼將手訂《太極拳譜》分送李啓軒和郝和。這兩本手訂《太極拳譜》,都將初稿中“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壹語,修訂爲“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   

  啓軒存譜于1935年整理爲《廉讓堂太極拳譜》出版發行。1982年顧留馨著《太極拳術》中收錄了郝和存譜原文影印稿(筆者在上海王慕呤處見過此譜原本)。   

 上述文字,給了我們兩點啓示:   

  1、最早出現的與太極拳起源相關的張三豐(峰)是明代內家拳傳人尊爲始祖的宋之張三峰(豐)。見于李亦畲寫于1867年之《太極拳譜》初稿。   

  2、“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壹語于1867年出現後,受到了當時健在的楊露禅和武禹襄等的質疑,作者李亦畲自己也感到此說無依據,因此,在“手訂”《太極拳譜》時將此語改定爲“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並以“亦畲手訂”的落款形式,告知讀者以此爲准。   

  1881年距今(2007年)已126年。可以說,“張三豐創太極拳說”在壹百余年前已被識者否定了。  
  
  關于在後世流傳較廣的楊式太極拳譜中,寫有太極拳始自張三豐的問題。唐豪和徐哲東二位武術史學家,已有明確的考據結果。他們認爲從楊氏傳出的譜,是得自武、李氏的“初改本”,而非李亦畲手訂的譜本。唐豪在《中國武藝圖籍考·太極拳譜壹卷》中寫道:“徐(哲東)氏以龔潤田本溯楊健侯之舊譜。予以陳秀峰本溯楊班侯之舊譜。健侯、班侯皆露禅子。露禅之譜,徐氏考系武禹襄授予之初改本,並謂露禅本不通文意。”唐豪依李福蔭序《李氏太極拳譜》所述,李亦畲撰編《太極拳譜》“曆四十年,輯本非只壹冊,著述屢有刪改”。最後,手訂三本的情況。同樣,認定楊譜是得自武、李氏的早期文論。   

  其次,在楊氏傳人的專著中,以楊澄甫拳照表述拳式動作,並署名爲楊澄甫著的《太極拳使用法》(1931年董英傑協助整理)和《太極拳體用全書》(1934年鄭曼青協助整理)影響最大。其原因是讀者能從拳照,敬仰楊澄甫先生的豐采,准確地學習楊式太極拳定型架的技術規格和領悟技法要領。至于其中的文字表述,楊式傳人多有不斷完善的見解。這些由協助整理者撰編的文字,署名作者本人並不壹定過目,甚至不知技術內容之外,還寫了些什麽。例如,《太極拳體用全書·自序》中首句:“余幼時,見先大父露禅公,率諸父及諸從遊者,日從事于太極拳。”這是以楊澄甫本人的名義寫的。可是,楊澄甫(1883~1936年)于1883年出生,其祖父楊露禅(1799~1872年)早于1872年已去世。楊澄甫幼時,不可能見到楊露禅。只要協助整理者將此文讀給當事人聽壹下,決不會出現這類錯誤。
徐哲東曾對署名作者爲楊澄甫的這兩本書中的太極拳譜進行過考察。他在《太極拳考信錄》壹書中指出:“楊澄甫《太極拳使用法》,此中所載《太極拳譜》與近日出版之《太極拳體用全書》,篇次又不相合。知澄甫兩本皆由其弟子隨意改動。”   

  正因爲此,研究成果頗豐的台灣武術家在爲真善美出版社重版《太極拳體用全書》寫的《本書提要》中寫道:“本書雖原題楊澄甫著,但除拳勢爲其所演,推手爲與長子振銘及弟子陳微明合演,並口述用法外,余由從學者代筆而成。……研習楊派太極拳者,對其拳勢應有認識。書中所述之用法,亦可作爲研究太極拳用法之參考。唯有附會及錯誤之處,特予辨明,以供閱者參考。”周先生緊接上文指出了該書中“張真人傳,乃附會”等五點附會及錯誤之處。
   
  在署名作者爲楊澄甫的這兩本書中表現出的問題,在其他楊氏傳人書中出現當是不足爲奇的。因此,楊氏傳人依據武禹襄和李亦畲早期文論的轉述乃至演繹中出現的失實情況,不能說成是得諸楊氏。  

  總之,把張三峰(豐)附會爲太極拳創始人或傳人,起于將太極拳混同于明代的內家拳。遺憾的是,最早將太極拳譜。“山右王宗嶽”失去了與《太極拳論》相互關聯的憑據,也就失去了實際存在的可能。   

  其二,早期得見此論的第3人是李亦畲。本文前面曾引錄他的遺文《探太極拳之源》。從李亦畲當時在該文中將王宗嶽混同于明代內家拳傳人王宗來看,李亦畲也不知王宗嶽究爲何人。太極拳不能混同于內家拳,王宗不是王宗嶽,“山右王宗嶽”又壹次失去了實際存在的可能。  

  其三,唐豪和徐哲東曾對王宗嶽進行過研究。他們大致認定寫《陰符槍譜》的清·乾隆時人山右王先生,就是山右王宗嶽。斷定王宗嶽是清·乾隆時人。但是,曾在李亦畲筆下出現的、輾轉留戀于壹些楊式太極拳譜中的“王宗嶽”是明代人。顯然,將寫《陰符槍譜》的山右王先生等同于山右王宗嶽的推測,支撐不起“山右王宗嶽”其人曾實際存在過的可能。

  其四,近年,有人將杜育萬于1935年編印的《太極拳正宗》提到的蔣發之師明代萬曆時人“王林桢”,說成是“王宗嶽”。這裏暫且不就杜育萬《太極拳正宗》壹書的史料價值進行評述。我們只要認真查閱壹下該書,其中既無“王宗嶽”字樣,也沒有上文所謂“山右王宗嶽太極拳論”,並且找不到任何能將“王林桢”和“王宗嶽”連爲壹人的依據。顯然,這種推測性說法,沒有賴以立足的憑據。于是,“山右王宗嶽”再次失去了實際存在的可能。   

  壹而再的考察,都找不到山右王宗嶽實際存在的依據。顯而易見的是,山右王宗嶽僅僅是出自武禹襄壹人之口的人名符號。王宗嶽沒有實際存在的可能,所謂王宗嶽傳蔣發,蔣再傳他人的說法,也就失去了依據。這是筆者《解讀“溫縣被命名爲: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的佐證之三。   

  總之,憑籍早期太極拳文獻說明了,把明代內家拳傳人尊奉爲始祖的宋之張三峰(豐)說成是太極拳的創始人,屬于附會。被視爲在張三峰(豐)與後世太極拳傳系間,發揮承上啓下作用的山右王宗嶽,沒有實際存在的依據。從而,進壹步佐證了具有太極拳傳承體系支撐的結論:太極拳發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太极鱼拳馆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