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寡欲”观

悟道太极  / 倒序浏览   © 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楼主# 201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道教认为人的欲望是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是治国理政、个人修养都要对欲望加 以抑制。

《道德经》多处说到“欲”,而且都是指私欲和贪欲。第四十六章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名句,并且以“少私寡欲”(十九章)作为主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对治理天下的君王来说,则“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南华真经·天地》中所谓“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也就是这个意思。《淮南子》说得更为透彻,认为“至人之治”,要“约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诱慕,除其嗜欲,损其思虑。约其所守则察,寡其所求则得”。“约守”和“寡求”这两者,成了“至人之治” 的主要内容。它认为“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必须使民“足用”,要使民“足用”就必须不夺其时,不夺时,就必须“省事”,而“省事”就在于“节欲”。《淮南子》还认为“嗜欲”有害于“人性”,称“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等等。因此,“寡欲”也就自然成为养生的一种要求。认为“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圣人要损欲自养,掌握节制, 才能恢复人的本“性”。

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

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老子想尔注》中称,“道常无欲,乐清静”、“王者亦当法之”,这就能“令天地常正”。同时,对于世俗的人来说,也应是 “道之所说无私,少欲于世俗耳”。这是因为“道性于俗间都无所欲”。

但是早期道教,不论是五斗米道或太平道并不一般地否定人的饮食男女和乐舞娱乐。《太平经》上说到:“人莫不悦乐喜,阴阳和合同心为一家,传相生。凡事乐者,无有恶也。凡阴阳乐,则生之始也,万物所受命而起也,皆与人相似。男女乐则同心共生,无不成也。” 早期道教还把歌舞之乐同善联系在一起,认为“凡万物尽生善,人人欢喜,心中常乐欲歌舞,人默自相爱,不变争,自生乐,上下不相克贼,皆相乐。故乐生于善以乐善,天使自然如此也。”由此可见,早期道教的“寡欲观”,是有条件的对“欲”的克制。

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但他要求涤除的是“嗜欲”,而对一般的人欲,他并不一律反对,最突出的就是他对房中术的宽容态度。他指出:“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

《西升经》,则对“欲”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为道章》称:“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唐代道士李荣注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他认为“外去贪欲,自守无为,唯有圣人方能”。而一般人“凡情迷乱,蒙昧无知”,不懂得有欲是凶害之根,“今言去欲入无者,亦教凡流以为行也,能依圣行,可以成道”。《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就是“清静”的对立物。

《清静经》认为:“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只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王元晖注曰: “人身贱罗绮,口饫珍馔,目惑邪色,耳乱郑声,所慕者荣华富贵,日就沉溺也。” 因此,《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将“除欲”和“心清”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欲”指“六欲”。《清静经》中便有“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之句。唐末道士杜光庭注“六欲”为“六根”。六根是佛教概念,指“眼、耳、鼻、舌、身、意”。杜光庭认为:“欲者,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景而染谓之欲,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岂能生乎。内神不出,六识不动,则六根自然清静,故不生也”。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著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要达到这种境界,李道纯在其注释中认为:“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所以清心,所以静至。”金元之际,全真道创立。

王重阳和他的弟子如何做到清静寡欲

王重阳在《立教十五论》中就要求学道之人出家住庵,打坐降心,认为:“凡论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冥冥杳杳,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若随境生心,颠颠倒倒,寻头觅尾,此名乱心也。速当剪除,不可纵放,败坏道德,损失性命。” 并且认为“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王重阳的“圣境”就是超越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称“心忘虑念,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见,即超无色界”。如果能够“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矣”。佛教有三界之说,全真道以出离三界,作为得道的要求,因此,对于“欲”的态度,就不是“寡欲”,而是“绝欲”。王重阳的弟子、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曾有这样的诗句,“无情不作乡中梦,有志须为物外仙”,“一念无生即自由,千灾散尽复何忧”。他的另一弟子郝大通在《金丹诗》中也称“常听壶中金石声,凡情除去道情生”。另一弟子谭处端在《述怀》诗中,更加完整地说明了“断欲”、“绝情”,“寂寥孤淡”的追求,诗云: “欲情巧胜染多言,悟此方离种种边。欲断情忘通妙理,烟消火灭达幽玄。口张舌举功难就,意出心生行怎圆。绝了人情无个事,寂寥孤淡任残年。”

在他的《示门人》诗中,更是要求弟子们“情欲永除超法界,痴嗔灭尽离人天”, “灭恶除情作善良,好将名利两俱忘”,等等。全真道重视内丹修炼。内丹修炼都把 “断欲”作为入门的第一步。《盘山语录》称,“或问:初学修炼,心地如何入门?师云:把从来私情眷恋,图谋计较,前思后算,坑人陷人底心,一刀两断着。又把所着底酒色财气,是非人我,攀缘爱念,私心邪心,利心欲心,一一罢尽”,内无妄念,外慎言语,节饮食,省眠睡,尘垢净尽,就是个“无上道人”。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柳华阳的《金仙论证》在述及“炼己”时,就称“断欲离爱,不起邪见,逢大魔而不乱者曰炼”。而炼己的最高境界就是“寂淡直捷,纯一不二,以静而浑,以虚而灵,常飘飘乎,随处随缘而安止,不究其所在,不求其未至,不喜其现在,醒醒寂寂,寂寂醒醒,形体者不拘不滞,虚灵者不有不无,不生他疑,了彻一心,直入于无为之化境, 此乃智者上根之炼法”。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太极鱼拳馆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