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6-1-12 00:00:00

談太極拳推手的“不丟不頂”(轉)

1997年,筆者與師兄紀誌華參加西安市召開的“全國武術工作研究會”,並對太極拳推手存在的“頂”與“丟”等問題發表了壹己之見。拙見得到了蔡龍雲等與會前輩的認同。時光荏苒,轉眼十二年過去了。十二年來,筆者多次應邀去兄弟城市與同好共研太極拳推手,也不免關註了所到之地的太極拳推手實況。所看到的基本都是推手雙方主觀地角力,全無“不丟不項”,“引進落空”“化打合壹”的太極拳推手韻味。現況與十二年前相比依然如故。這就不免令筆者為太極拳的發展前景擔憂,故此舊話重提,再就太極拳推手的“不丟不頂”談壹管之見。
  “不丟不項”是修煉太極拳推手功夫必須遵循的要旨之壹,是探求太極拳技擊功能的重要方法與手段。從武術技擊功夫的層面看,也是衡量太極拳習練者功夫高低的標尺之壹,所以,欲練好太極拳,並修煉其技擊功夫,首先要對“不丟不頂”有壹個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不丟不頂”首見王宗嶽《打手歌》“粘連黏隨,不丟不頂”句。其後,李亦畬《五字訣》雲:“要悉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項,勿自伸縮。”先賢的精妙論述,是以讓後學感悟到“隨人所動,隨屈就伸”即是《太極拳論》之“舍己從人”,指習練者思維意識所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粘連黏隨”即是修煉“不丟不頂”的四大關鍵要素。換言之,能沾連粘隨地隨人所動,也就是做到了舍己從人的不丟不頂。所謂“從人”,也就是能“隨人所動”,但絕非壹味地被動退讓或躲閃之“丟”,而是心意主宰下,實現引化對方的作用力,使其失重以至陷入欲進不得,欲退不能的“背勢”,以利我“化打合壹”的運轉過程。
  “不頂”是能“舍己從人”的又壹要素,指不要正面與對方的作用力發生頂撞,而是要在運轉的過程中尋求“我順人背”的最佳時機,把握“借力打力”的最佳空間,“是蓄而後發”的運轉過程。王宗嶽《太極拳論》“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講的就是這層意思。所以“從人”即“不丟不頂”並且涵蓋了“知己”與“知人”兩重功夫。也就是說,只有歷經長時間大松大軟的修煉拳架,通過練意、練氣、練形,達到意、氣、形內外完整合壹的高度縝密協調,才是奠定“不丟不頂”的紮實基礎。而只有經過在長期的推手訓練中,立足於克服和剔除自作主張的盲動思想,刻意於圓活的運轉過程中尋找我順人背的致勝機勢,才能使“身能從心”沾連粘隨不丟不頂的功夫逐漸上身。拳論:“須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即是此意。
  有的拳友練了幾十年太極拳,壹直把站樁視為修煉“不丟不頂”的方法的手段,也為此下了很大的功夫,然而還是效果不佳。其原因在於,所謂樁功,大多指在靜態下以某種體勢形態修煉心靜意專,內氣充盈,形體松沈的靜力修煉方式。而太極拳修煉的是在肢體運轉的動態下,保持“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的“不受制於人”,所以,更關註的是如何在動態下始終保持自身重心的穩定,而這還是要多在盤架子上下功夫為宜。只有如此,才能修煉出正確應對外力作用下的“不丟不頂”功夫。

  修煉這層功夫的捷徑就是兩人相互試力,亦即餵勁與化勁的訓練。這裏講得試力訓練,專指參加訓練的甲乙二人經盤架子修煉基本掌握了上下相隨,開合有度的要領後,再進壹步進行有約定的攻防訓練。要求甲乙二人要精神貫註,心平氣和,周身放松地輪換做進攻(餵勁)或防守:(化而後發)的訓練。目的在於讓甲乙二人在實際中體悟對方的勁力“落點”(力的作用點)的位置,勁路的走向(外力的方向)和外力的大小,並適時地引而化之,蓄而發之,使對方在自己身體上的“落點”,在運化中轉為發放對方的“發點”,以己之整勁破壞對方的平衡而產生位移。其訓練方法如下:
  甲乙二人相對站立,雙方右腳各向前邁出壹步,兩腳內側相對,間距壹腳,成合步。乙用右手用前沖勁或下放勁推按甲的右胯根(或腰部),意在逼使甲產生位移。
  甲在乙的外力作用下,會感覺到乙的來力由其“落點”(乙之胯根)傳至自己的右胯、膝、足而不舒適,漸有產生位移之感。此時乙順而甲背。
  若甲在乙推按自己右胯根的同時,順其來勢之力,右側腰胯松沈微落,意念後撤左胯與左膝松開並微向裏合(順時針),重心漸之左移。把乙的來力經會陰由左腿內側引而化之沈落於左腳湧泉穴入地,無任何丟、頂的感覺,完成把乙的來力引進落空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必須註意以下三點:
  1、對方推按之力在己身產生“落點”時,不脫離也不躲閃,而要引而化之; 2、重心後移時,丹田內轉,夾背後倚與左腿承扶穴向左足跟沈落須同步而成;3、旋腰轉背,左腿裏合都走順時針的螺旋線纏繞而松沈。
  以上三點關系著能否把握好意撤形不撤,內轉外不轉,下動上不動,我變不令對方覺察的竅要。否則,就會因脫離或躲閃對方來力而“丟”,或因以局部拙力正面相抗而“頂”。這些都有悖以柔克剛引進落空之推手法理。
  甲在把乙的來力引進落空後,立即丹田內移,襠走下弧線,同時左腳蹬地,左腿內纏,重心向前(右)移動,腰胯松沈地平直前送。意在把乙的“落空”轉變成己之“發點”,意遠、勁長、動短地把內勁向乙的肩部發出,逼使乙產生位移,這樣就完成了壹次乙餵勁,甲化而後發的全過程。然後,反復練習直至純熟再換位反復練習。在試力訓練的全過程,甲必須立足於“意不外露,力不冒尖,形不破體”的螺旋纏繞,以達引而後發,“不丟不頂”;乙必須“落點”實,勁力長地餵勁,不可改變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
  這種甲乙雙方輪流換位的餵勁與引而後發的試力訓練,經過雙方縝密配合直至純熟後,即可縮短全過程的運轉時間,把化與發在瞬間統壹起來,才能體悟到“化打合壹”的奧妙。然後,乙方可把作用於甲方的“落點”由胯而腰而胸地逐點上移,逼使甲方也逐點上移地完成“不丟不頂”的“化打合一”。

陳照奎、妥木斯對練
  作者簡介:烏丙仁,1945年出生,滿族,1957年拜滿族拳師關崇緒(字德山,1886~ 1968)學習長拳、形意拳、楊式太極拳。1970年跟隨陳照奎弟子妥木斯先生學習陳式太極拳。現為內蒙古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理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談太極拳推手的“不丟不頂”(轉)